卢跃东:全域旅游发展的桐乡“乌镇模式”
文化产业评论:全域旅游既是旅游空间布局的完善,也是产业间融合度的提升,更是旅游发展模式的变革,是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忠实履行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桐乡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,用“耳目一新、刮目相看”来形容桐乡经济社会及旅游发展所取得的成绩,毫无疑问,桐乡“乌镇模式”已经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典型。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从“全地域、全产业、全社会”三个维度系统论述了真正的全域旅游是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、产业的融合发展、社会的共建共享,并从“改革旅游领导体制、完善旅游管理体制、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”三个层面阐述了发展全域旅游的顶层设计策略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,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分享桐乡“乌镇模式”的成功经验吧!
作者:卢跃东,浙江省桐乡市委书记
来源:中国旅游报
编辑:王佳
作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和浙江省旅游发展试验区,桐乡在2013年就开展“镇区景区化、景区全域化”工作,围绕“一业驱动四化”,着力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农业化、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融合互动发展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习近平总书记来桐乡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,对桐乡经济社会及旅游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,特别是用“耳目一新、刮目相看”高度评价了乌镇的巨大变化。桐乡旅游的“乌镇模式”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的一个样板。我们通过这几年不断地探索、实践,对全域旅游也有了许多的认识和思考。
什么是全域旅游
对于这个问题,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有过系统论述。我们认为,与传统旅游相比,全域旅游既是旅游空间布局的完善,也是产业间融合度的提升,更是旅游发展模式的变革,是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忠实履行。
从创新角度看,旅游是一个充满创新与创意的产业,抓全域旅游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就是强调创新驱动。不仅如此,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,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创新、模式创新、路径创新,代表着旅游业转型的新方向。
从协调角度看,全域旅游更加注重资源要素的统筹调配,更加注重产业的融合发展,破除了所谓“景区”与“非景区”的界限,旅游业与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的界限,做到了景区内外的一体化,实现了产业的相加相融、相融相盛。
从绿色角度看,旅游业是无烟产业、低碳产业,抓全域旅游可以把生态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,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,既能保护“绿水青山”,也能实现“金山银山”,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,加快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。
从开放角度看,旅游业天生就是一个开放性产业,它强调“走出去”,有效拓展了人与外界交流的渠道,搭建起旅游目的地对外交流、展示的平台,而全域旅游则进一步打破了以前那种地域分割、行政分割,走上了全方位开放之路。
从共享角度看,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,推动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,让更多的人分享旅游发展红利。因此,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践行“五大发展理念”,我们必须高看一眼,厚爱三分。
怎么抓全域旅游
全域旅游不是简单的景区全覆盖,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,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提升,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、产业的融合发展、社会的共建共享。一定要有全局眼光、系统思维,统筹抓好各项工作。
一要突出全地域。全域旅游首先是景区的大覆盖,这是前提。这几年,桐乡围绕“景区全域化”,启动了一大批景区景点建设。正是有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景区,才改变了过去乌镇旅游一家独大的局面,支撑起桐乡旅游的大发展。发展全域旅游,必须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符合自身实际、符合长远发展的优质项目,形成百花齐放、百花争艳的旅游格局。作为桐乡来说,我们要全力抓好乌镇—石门旅游度假区建设、大运河保护开发、四大千年古镇建设等,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,实现从“日游乌镇”到“周游桐乡”转变。当然,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强调到处建景区,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全域生态保护,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,努力让城市更加宜居宜游。
二要突出全产业。抓全域旅游不能就旅游而旅游。旅游业是一业兴、百业旺的产业,对其他产业具有强大的拉动、融合作用,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。这几年,桐乡在不断探索、实践的基础上,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旅游业驱动新型农业化、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“一业驱动四化”转型发展之路。应该说,成效在逐步显现,还得到了总书记的高度肯定。我们认为,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、产业特点都不尽相同,抓全域旅游一定要因地制宜,突出特色,不可简单复制。但跳出旅游抓旅游,做足做好“旅游+”这篇文章,实现产业的大融合、大发展,是全域旅游的题中之意,也是重中之重。
三要突出全社会。过去的旅游,景区与外界、游客与居民是割裂的、孤立的,有时候甚至是有冲突的,全域旅游则应当更加注重主客共享,这是根本追求。比如,这几年乌镇旅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,乌镇的居民也获得了很多实惠。不仅是居住条件、生态环境方面,很多居民依托旅游,还实现了发家致富。
因此,发展全域旅游,除了要不断完善旅游软硬件水平,提高游客满意度以外,也要提高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和满意度。一方面,要充分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,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,让他们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增加实际收益;另一方面,要切实推动旅游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,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,增强其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。
抓全域旅游需要哪些保障
全域旅游超越了传统旅游的概念,打破了行业、地域界限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作为地方党委政府,一定要注重顶层设计、完善体制机制、强化全方位保障。
一要改革旅游领导体制。全域旅游不再是过去的“小旅游”,涉及多条线、方方面面的工作,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构。桐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,比如,我们成立了由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以及市委副书记、常务副市长组成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召开会议,研究旅游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,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;还组建了旅委,由市委主要领导兼任旅委党工委书记。我们认为,抓全域旅游必须成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加强领导力量,切实提高统筹调度资源的能力。
二要完善旅游管理体制。全域旅游使得旅游管理部门不再是一个单一的行业管理部门,过去那一套体制、方式已经不适应旅游发展需要,因此必须对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。作为桐乡来说,我们一方面建立了三级联动的产业管理体系,除市级层面以外,所有镇(街道)也都成立了旅委,有条件的村也成立了旅游工作办公室;另一方面对旅委内部设置进行调整,对相关职能进行整合,实行大部制管理,推动旅委从行业管理部门向产业促进部门、综合管理部门转变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抓旅游不仅仅是旅游部门的事情,每一个层级都有责任;旅委也不仅仅从事行业管理职能,更像一个“小发改”,从规划编制到项目落地,从行业管理到产业发展都要参与。
三要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。推进全域旅游,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、景区景点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支撑。这需要巨大的投资,而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点是“钱从哪里来”的问题。
桐乡主要做了两件事情,一是成立旅游投资公司,打造政府性融资平台,主导或参与旅游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;二是建立旅游发展基金,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旅游及相关产业。我们感觉到,抓全域旅游不能全部由市场来做,对于重大基础设施、环境保障投入,政府责无旁贷。但是政府也不能包办包揽,要扩宽投融资渠道、创新投融资模式,积极吸引民间资本、国际资本参与全域旅游建设。
总之,全域旅游是推进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加速器,也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效的助推器,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全域旅游之路,推动桐乡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实现转型升级。
点击下方【阅读原文】
史上最强课程“中影•影视金融班